关于前文已经介绍,那么如何抓好关键控制点的管理?可以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①环境控制;②尘埃控制;③密度控制;④做好人工免疫;⑤规避霉菌毒素、重金属、砷、抗生素的危害;⑥预防疫病发生的其他措施;⑦饲养,本文主要讲述前四部分!
一、环境控制
如前所述.断奶猪转入保育舍的地板温度应在28~30~℃,比断奶时产房温度要高2℃,直到24℃为止,室温应至少维持在24℃。
贼风是一大危害,必须避免,28~50日龄风速应控制在O.20m/s,51~60日龄可为O.30m/s。漏缝地板过来的抽风风速会大于0.2/s,全漏缝地板的保育栏可能影响仔猪生长,乃至发生疾病。
保育舍应有通风设备,保证二氧化碳≤O.3%,氨≤0.26%。
二、尘埃控制
上午9:000,下午3:00.或者在饲喂前,仔猪活动时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雾压尘,清扫走道应先洒水后打扫。
三、密度控制
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时每头仔猪占地应为0.5mz,但随仔猪长大,50日龄时已形成高密度,此时也不可避免会出现生长不均的现象,此时进行一次减群分栏十分必要。将生长差的1/3的猪从原栏分出来,转入另一空栏既达到降低密度的目的,又使全群均匀度得到改善,特别是那些在保育后期易发生疾病的猪场还能减轻或避免发病。
四、做好人工免疫不做超前免疫的猪场应在35~40日龄进行猪瘟首免,细胞苗4头份;执行超免的猪场也应在60~70日龄进行二免。做过伪狂犬病疫苗超前滴鼻的猪可以不再免疫,若认有必要可在45日龄二免。
只要做好系统控制,过多的疫苗接种是乱作为,许多猪场接种非必需免疫疫苗或自家苗后发病更严重就是佐证,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