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系统结构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找出系统构成上的整体性、环境适应性、相关性、层次性的特征,使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在分布上达到最优结合和最优输出。
要着重分析猪场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性,它表现在要素的空间结构、排列顺序、时间序列、数量比例、相互作用、信息传递以及操作程序、管理方式等方面。冽如种猪带有猪瘟野毒,可能在一个猪场里只有几头,十几头,但它可能在后代空间中危害多得多的猪,这就是该场猪瘟病毒在空间结构与时间序列上的特点。
一个连续生产的猪场母猪群这一要素一定要有合理的年龄结构才能获得最大的系统目标;而对于一次进种猪,几年后一次淘汰种猪的猪场来说,就不存在这样的种猪群的年龄结构。再如,猪场若缺乏称职兽医这一层次的结构,就必然形成饲养员都是兽医的局面,也必然造成乱诊断,乱用药的结果。猪场生产水平的高低,可以从各个阶段猪的存栏数结构中得知。
著者在山西某猪场看到,存栏300来头猪,其中,大约克母猪20多头,外二元母猪约100头,野猪30多头,土种母猪100来头。这种母猪结构必然导致管理混乱,疫病缠绵不绝。
总之,猪场的结构必须服从猪场总体目的,是保障达到总体目的组织保证,诸场一些问题往往与其结构有关,因此,注重结构分析在猪场的系统分析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