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合现组织大型猪场的生产,保证全年不断供应优良仔猪,必须及时选留优秀后备公母猪,淘汰不良的公母猪,生产快速杂交猪,是养猪场一项经常而重要的任务。
公猪一般可利用4~5年。母猪2~3岁生产性能最高,淘汰时要根据其一生的生产记录来进行。优秀个体连续两产生产性能低劣时方可淘汰。
一、母猪群
母猪群的组成在猪群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产以上的母猪为基本母猪。8月龄以上的小母猪,经过配种,第一次产仔后、按其生产力鉴定合格的转入基本母猪群,不合格的淘汰育肥。
二、公猪群
成年公猪系指一岁以上的公猪。
满8月龄配种后,按母猪受胎率和后代品质鉴定合格的公猪转入成年公猪群。不合格的去势育肥。
三、后备猪群(5~8月龄)
后备母猪:仔猪达到4月龄时,按照生长发育指标选留优秀小母猪留种,再通过6月龄、8月龄生长发育测定,淘汰劣质的幼猪,选留比例按1.5:1或2:1即两头或一头半选出一头。
后备公猪:从4月龄断乳仔猪中选择优秀的小公猪留种。后备公猪的质量必须超过后备母猪。
300~400头母猪的大型猪场,每年选留100头后备猪,50头后备公猪,经鉴定有50头后备母猪,5~6头后备公猪升入公、母猪群,同时从猪群中淘汰性能低的公、母猪,猪群质量和生产性能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