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苗因素
1.疫苗质量不合格或已减效失效。如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疫苗因运输、保管不当造成失效;未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等。
2.疫苗选择不当,剂量不准。在疫病流行区,仅选用安全性好,但免疫效力较低的疫苗品系不仅起不到免疫作用,相反会造成病毒毒力增强和病毒扩散;免疫时未根据日龄掌握正确剂量,导致剂量不足或超量使用。
3.免疫接种途径错误,方法不当。如免疫时将应通过注射途径的疫苗用于饮水,将皮下注射的用于肌肉,将皮内注射的用于皮下等等,发挥不了免疫作用。进行疫苗稀释时,计算错误或稀释不均匀;疫苗稀释剂未经消毒或受到污染而将杂质带进疫苗;饮水免疫的,饮水器未消毒、清洗,饮水器中含消毒药等,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
4.疫苗间的干扰作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效果。
5.免疫程序不合理。猪场未根据当地或本场猪病流行情况,制订出合理的免疫程序,而是照搬使用其他地区或猪场的免疫程序,缺乏针对性,免疫效果不理想。
二、猪群因素
1.遗传因素影响。品种不同,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疫苗的反应强弱也不一致。有的猪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从而使免疫失败。
2.母源抗体干扰。由于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当所有猪群固定在同一日龄接种时,抗体过高的反而干扰了后天免疫,不产生免疫应答,影响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