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量需要
哺乳期或断奶后的仔猪通常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饲养,但考虑到猪的消化能力,若自由采食带来消化不良,则采用限制饲养。自由采食情况下,能量需要量以每千克饲料能量含量即能量浓度表示,限制饲养时则用每天能量需要量表示。
哺乳期仔猪能量需要从母乳和补料中得到满足。随着仔猪日龄和体重增加,母乳的能量满足量下降,差额部分由补料满足。据研究,3~8周龄哺乳仔猪平均日采食补料0.253千克,哺乳仔猪最适能量浓度为13.81~15.06兆焦/千克。在此能量下仔猪可获得最佳增重和正常的消化道发育。
断奶后仔猪,尤其是早期断奶仔猪通常采用自由采食,日粮能量浓度仍以13.81~15.06兆焦/千克消化能为宜。无论哺乳或断奶仔猪,限制饲养时,可根据日需要量确定日饲粮供给量。
2.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
a.蛋白质的品质 由于幼龄仔猪消化道尚未成熟,供给易消化、生物学价值高的蛋白质饲料非常重要,否则,再高的粗蛋白质水平也无济于事,相反会有不利作用。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据分析,仔猪最佳氨基酸比例为:(把赖氨酸定为100)赖氨酸100、蛋氨酸+胱氨酸50、苏氨酸60、色氨酸15、亮氨酸100、异亮氨酸55、组氨酸33、苯丙氨酸+酪氨酸96、缬氨酸70。
把具有上述氨基酸平衡比例的蛋白质叫理想蛋白质。由于理想蛋白质利用率高,仔猪对其需要量就会降低。按饲料百分比计算,仔猪对理想蛋白质的需要量比粗蛋白质约低2个百分点。
b.蛋白质水平与仔猪腹泻研究表明,仔猪的腹泻与日粮高蛋白水平有关。当蛋白水平达23%时腹泻加剧,生长速度下降,而这与仔猪饲料的能量水平关系不大。其原因是:蛋白质是十种活性很强的抗原物质,进入未成年的仔猪消化道后,发生局部免疫反应而导致消化道损伤。因此,为减轻仔猪腹泻程度,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以18%-20%为宜,可消化粗蛋白质以15%-16%为宜。
c.饲养水平与能量浓度 饲养标准中仔猪蛋白质需要量,是自由采食条件下的饲料中的含量。实质上,对仔猪保证每天实际摄入的蛋白质数量比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更为重要,因为仔猪的采食量时常变化。当限制饲养或采食量低时,饲料粗蛋白质的百分比也应提高。由于能量浓度的需要规律相同,蛋白质需要可与能量挂钩,按兆焦消化能需要量表示。0~3周龄推荐量每兆焦消化能为16克粗蛋白质,3-8周龄为14克粗蛋白质。
d.饲料粗纤维水平 为了促进仔猪消化道发育,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以5%为宜,这一水平已大大高于一些饲养标准中的限额。
事实上,除了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外,仔猪并不需要其他蛋白质,它们进入消化道后都要分解为氨基酸。因此,满足仔猪氨基酸需要十分重要。
3.矿物质的需要
(1)常量元素
a.钙、磷 仔猪需要的最佳钙、磷比例,在7.8-20千克阶段为1.3﹕l,低于育肥猪的2﹕1。
为了按照有效磷来配制饲料,还必须知道仔猪对有效磷的需要量
b.钠与氯 食盐含钠与氯,是体液和软组织的重要成分;具有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增加食欲,促进生长,形成胃内盐酸的作用。猪体内没有贮存钠的能力,需要经常供给。钠供给不足,猪出现食欲不振,能量和蛋白质利用效率降低,影响猪的生长和繁殖。
一般植物性饲料中,钠与氯的含量都很少,故对猪应另外补喂食盐,食盐既是营养品,又是调味品,在猪饲料内,食盐含量达0.05%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