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的购买和挑选
1.选择有实力、信誉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大型种猪企业
由于受到畜牧部门的监管,大型种猪企业肯定有畜牧部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而且大型种猪企业内部管理较规范,种猪质量、健康水平、售后服务等有保障,能有效降低引种风险。所以购买种猪时最好选择知名种猪企业。
2.挑选母猪时不要过分追求体型
选择母猪和公猪不同,由于母猪注重的是繁殖性能,所以要选择毛短、稀、光滑,身体匀称,背腰平直,眼睛明亮而有神,腹宽大而不下垂的个体,骨骼结实,四肢有力,乳头排列整齐,有效乳头14个以上,阴户发育正常的母猪。
3.购买同批次且体重差异不大的种猪
规模化猪场一般都是全进全出,种母猪最好在1-2个批次范围内挑选,这样选的种猪体重差别不大;另外,同一个批次猪群抗体水平一致,能有效降低疾病复杂程度。
4.有完善的系谱档案及免疫保健程序
能提供详实的三代左右的系谱档案。免疫、保健程序合理、科学。
后备母猪的驯化
购回去的种猪要进行隔离驯化。可把本地种猪的粪便放进隔离种猪进行训化,主要使本地和外来病菌一致,适应本场的疾病环境,并进行密切监视,如果因接触到本场病原而发病,应立即予以治疗。这样,新引进猪只就能针对本场的微生物区系建立起足够的抵抗力,可将遭受疾病侵害的风险降到最低。在隔离区进行本地驯化还可降低本场猪群健康平衡被扰乱的风险。本地驯化过程通常持续6周,但如果本场疾病传播缓慢,或感染后排毒时间长,则可考虑将驯化过程延长至10到12周。
后备母猪的营养
后备猪不同于肥猪,不追求高的生长速度,因为生长速度过快时骨骼发育会不全,会降低后备猪的利用期限。后备母猪于7-8月龄、体重达到110-130千克、达到两个或三个情期时配种为好。后备母猪每天代谢能、粗蛋白、赖氨酸的推荐量为: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使后备母猪充分性成熟,以达到高繁殖率,提高母猪的使用率;充分体成熟,使后备母猪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充分的发育,为繁殖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止蹄、腿的损伤,降低母猪的淘汰率;增加产仔数,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母性,为提高产后母猪泌乳量奠定基础。
1.环境与卫生
后备舍的适宜温度要达到15℃-20℃,昼夜温差不高于5℃,湿度75%。每天打扫两次卫生,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地面不能潮湿、太滑。食槽无粪便污染。车间内注意通风,避免氨气等有害气体超标。适当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不低于10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