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育肥猪的养殖水平与国外差距已经很小,养猪业与国外差距最大的指标还是PSY,其核心就是母猪阶段性精准营养和管理策略差异,并且在整个母猪培养和生产系统中进行阶段性营养的精准化设计和管理策略的执行需要提高。要具备系统思维来提高我国母猪整体养殖水平。系统思维主要体现在三点:
1)从母猪整个培养过程和整个生产过程来纵向系统看待母猪阶段性营养和管理策略;
2)要从母猪舍建设、精准营养、饲养管理、繁殖配种、兽医预防、环境控制和品种选育等横向系统来思考母猪生产的系统性;
3)需要具备有系统思维的梯队核心带头人和团队来从营养和管理的理论高度和养殖实践深度去系统操作以及落地执行。
只有从系统思维出发才能让精准营养和管理策略效果和效率最大化,并且互相协同提高才是有效解决母猪营养问题和管理问题的核心。
本文从饲养实践中猪场重视程度还不够的后备母猪培育来谈谈对母猪阶段性精准营养和饲养策略的看法,有些可能只是做了概述和指出了方向,具体做法还要在猪场的实际饲养中不断完善和补充。
对于养猪来说,猪场里的所有母猪基本都是从后备母猪培育来的(自己培育或购买培育好的,较少情况购买经产母猪)。按照母猪的年淘汰率30%~40%来看,对于一个猪群稳定生产的猪场来说,每年要补充相应的后备母猪。可见后备母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养猪生产中,后备母猪的培育还仅限于后备猪的选留,后备猪的粗放营养和饲养,没有从意识上和系统思维上重视培育目标,做好培育过程等精细的科学做法上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