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好仔猪及提高仔猪成活率?如何实现仔猪70日龄60斤的目标?结合生产实践,建议做好以下生产环节的工作:
一、选择优良的品种及杂交组合。
建议广大养猪朋友选择含有地方品种和国外品种基因的杂交组合猪,这种杂交猪适应性和抗病力比较强,生长速度比较快。
二、改善猪场环境,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猪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猪群的生产性能和猪群的健康水平,尽量做好猪场绿化,改善猪场空气质量;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做到猪场冬暖夏凉;改善产房和保育舍的设施条件,尽量使用产床和网床饲养。
三、做好消毒、免疫工作。
卫生消毒能够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消灭绝大部分的传染源,夏季建议在猪舍内喷洒护舍安,有效吸潮去湿,保持栏舍干燥,抑制畜舍病原微生物的增殖;作好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乙脑和伪狂犬等病毒性疾病的免疫工作,同时在注射疫苗前十天和后十天在饲料中添加0.5%~1%的促免1号,提高抗体水平,消除、减轻免疫应激,提高猪群的特异性抗病力,提高仔猪成活率,杜绝猪场重大疫情的发生。
四、养好怀孕母猪,提高仔猪出生重
母猪胎儿生长发育规律是怀孕前期生长发育速度比较慢,后期(80~114天)生长发育速度非常快,70%~80%胎儿出生重是在最后35天完成的,胎儿免疫器官的发育也主要在怀孕后期。因此,做好怀孕后期的饲养非常重要,营养水平要求每千克饲料含粗蛋白质高于或等于16%,饲喂量每天2.5~3.0公斤。同时在饲料中添加1%的牲命1号,促进胎儿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仔猪抗病力,减少哺乳期黄白痢的发生,提高仔猪出生重30%以上,实现出生重1.5公斤的目标。
五、养好哺乳母猪,促进母猪乳汁分泌,提高断奶重。
哺乳母猪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修复子宫、阴道和外阴受到的损伤;二是母猪需要分泌大量的乳汁来满足小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以提高断奶重。建议哺乳母猪营养水平要求每千克饲料含粗蛋白质高于16%,饲喂量平均每天5公斤以上。同时在饲料中添加2%的牲命1号可加快母猪康复速度,确保断奶5天内发情。仔猪25日龄断奶重达8.5公斤以上。
六、做好接生工作、保温、补水、补铁和补料工作。
母猪分娩前做好接生准备工作,先用0.2%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外阴部和乳头,以防病菌感染,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身上和口鼻的污物清洗干净,并将仔猪放进保温箱保温,发现假死仔猪应马上进行急救。仔猪生下来3天做好补水、补铁和补硒工作,预防贫血和缺硒。仔猪生下来5~7天作好补料工作,补充母乳营养的不足,促进仔猪胃、肠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完善,训练仔猪认料,锻炼仔猪咀嚼和消化能力,避免仔猪啃食异物,防止下痢。诱食补料时要注意:饲料香甜、适口性好,易消化和良好的保健性;光照充足;补饲地点固定;补料要少量多餐,保持饲料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