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舍准备
可建经济实用单列塑料暖棚猪舍,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每次转群后彻底消毒栏舍、饲槽,并空闲一段时间。每期(批)育肥猪饲养3个月,4个月1个周期,年出栏3批。
二、选购仔猪
到无疫区内的标准化猪场选购健康三元猪。进猪后5-7日内严禁过量采食,仔猪适应环境后,安排去势、防疫和驱虫工作。驱蛔虫口服伊维菌素,驱疥癣注射伊维菌,然后保健用药1周。注意不权去社会购买土杂猪。一是病,二是生产性能。
大量试验证明,二元杂交猪日增重比纯种猪高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高25%左右。目前国内多采用长大杂交母猪与杜洛克、皮特兰或汉普夏等公猪交配,获得最佳的三元杂交组合。
三、适度规模
小型养殖场,每批适度规模为100-150头为好,一般不超过300头。坚持“留弱不留强”、“夜合昼不合”,即在转圈时转多不转少,留弱不留强,转大的,留小的,防止因转圈带来的应激,大欺小等,防止打架。要按来源、品种、体重大小合理分群合圈,合圈时安排在晚上,白天不合圈。每圈饲养10-30头。
四、优质的饲料
五、供给清水
乳头饮水器高度为中猪35-45厘米,大猪45-55厘米。一般冬季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3倍,春秋季4倍,夏季5倍。猪的饮水必须消毒,即便是自来水,也要消毒处理。有质还要进行过滤沉淀。不消毒的饮水极易导致猪的腹泻。
六、重视调教
猪只进入猪舍后3天内不离人,及时调教,尽快养成采食、排泄、躺卧三点定位的习惯。可在猪舍内一角放些水和粪便,引导在此拉粪拉尿。
七、环境调控
肥育期适宜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63-68%。注意换气,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温度低时要采取保温措施,可在圈舍栏增加垫料,覆盖彩条布和塑料薄膜等方式来增加舍内温度。温度较高时,地在洒水,采用通风排湿来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