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我国养猪生产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来源: 互联网   2016-09-18 14:51:48   查看:  次

  2011年6 7月份,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连创新高,同比增幅都在6%以上,连续2个月,猪肉价格的同比增幅在50%~60%,成为影响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即使肉价上涨很快,但国家并不准备大量抛售或者进口猪肉,来打压国内的生猪价格。为什么呢?肉价上涨,养殖户得到了实际收益。由此看来,政府应对猪肉价格上涨的方法在改变。2007年猪肉上涨较快时,国务院出台了补贴、保险及抛售储备肉等各类扶持养猪平抑市场价格的措施。之后呢,大量游资进入养猪业,生猪数量大幅上升,反而使得2009 2010年价格连续下趺。现在的做法是:一方面,要给城市低收入阶层以补贴;
 

  另一方面,则要维护农民养猪的生产积极性。
 

  这种应对思路与中央领导说法是一致的。温家宝总理在陕西省调研时说:“猪肉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增加,我很高兴。但城市中低收入群众感到难以承受,我有压力。我们的目标是,既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又让城里人吃上价格合理的猪肉。”
 

  乍一听,肉价高涨似乎成了城市反哺农村的一条通道,其实不然,这蕴含着我国近几年养猪方式和猪肉产业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对猪肉价格高涨有这样的看法:“有人说是饲料价格上涨,有人说是用工成本增加,还有人说猪的疫病多,很多猪病死,导致数量减少,有人说是周期波动(2009年9月 2010年6月这个阶段的行业性亏损的情况下,大量养猪人放弃养猪,导致猪苗不够),我觉得这些全都是原因之一。但最核心的,我觉得不是这些,而是农村社会经济格局的转移。以前我们说,肉蛋奶靠8亿农民,现在这种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5亿城里人没有变,又增加了4亿多脱离农村的消费群体,他们从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以后有5~6亿农民进城是完全可能的,这意味着中国肉蛋奶需求是呈增长态势。”刘永好先生为了发展养猪,在几个养猪大省做了半年多调查,发现农村人口中小于40岁的劳动力75%已“转移”进城了,“精兵强将去创业,年轻力壮去打工,老弱病残搞农业”。这样,加上“猪周期”缩短的风险,在农村越来越没人喜欢养猪了。他的结论是:养猪市场出现比较大的空裆,这个时候谁能把规模搞上去,谁就有大机会。
 

  这是“饲料大王”刘永好要做“养猪大王”的想法。那么,目前仍占出栏总头数45%的散户养殖怎么样呢?从一些官方数据里可以看到:2010年广东省年出栏50头以下生猪养殖户数量比2009年减少了7%;2010年四川省养猪户同比减少8.4%;2010年4月份,江西省10个生猪生产定点监测县养猪户数同比减少6.32%。在山西,基层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发现,过去2年的肉价低,导致很多养猪户退出了猪市。据有关统计,散养户退出比例多在五到八成。海量的散养户纷纷离场,而超级大户(当地指规模养殖户)刚刚进场,他们所留下的“空窗期”,引起了猪荒,造成了肉价上涨。
 

  当养猪“散户”们挥泪告别传统手艺的时候,国企、民企、外资、游资,各路产业集团迈着大步,奔向国内养猪业,那些为肉价上涨而紧张的城里人,可能会忽略这个行业的“生态格局”正在悄然改变。老百姓寄希望于规模化养猪能够“熨平”散户养猪不可克服的“生猪周期”,使得肉价的波动趋于平稳。而那么些养猪巨头们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打造“全企业链”,并通过产业创新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挣得更多的利润。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