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酵豆粕作用:(尽量)消除抗营养因子(以抗原蛋白、脲酶活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水苏糖、棉子糖为重点);通过发酵尽量增加低分子肽、有机酸等含量;通过菌种调配及发酵,增强诱食功能(酸、香);具有微生物益生功效,微生态调节功能。
2.发酵豆粕典型问题:品质不稳定;(蛋白溶解度、粗蛋白、电泳、抗原含量、寡糖、VBN、灰分存在变数);小肽(酸溶蛋白)、有机酸含量偏低;收率偏高(收率与寡糖彻底消除的基本算法);烘干设备选型不当,造成成本偏高;菌种组合不合理、培养活化环节复杂;工艺流程设计及发酵形式存在问题;品控问题(检测项目不齐全---检验方法简单模仿,基本原理不清楚,被牵着鼻子走,品管检测忌照搬)。
3.发酵用菌种:乳酸菌类、酵母菌类、芽孢杆菌类、真菌类。
4.发酵豆粕品质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原料;发酵工艺(方式、时间)和菌种(组合、含量、特性);设备处理(烘干和粉碎)
5.发酵豆粕品质判定:蛋白溶解度;影响抗原蛋白检测的猫腻;收率、寡糖脱除、蛋白水平;VBN(正确认识与评价);发酵豆粕同类产品的差异性。
6.发酵豆粕采购标准。①常规项目:感官、水分、粗蛋白、灰分、粉碎粒度。②特征项目:蛋白溶解度;大豆抗原蛋白的elisa定量检测;寡糖去除率;小肽含量、滴定酸含量、物料酸度pH、VBN。③非常规项目:氨基酸含量。
7.发酵豆粕技术的扩展。①超级发酵豆粕生产技术。真正的零抗原、低分子蛋白、高水溶性、高生物活性的产品;②功能型发酵豆粕(复合)生产技术功能型菌种的选择,烘干工艺的重新设计,功能取向设计;③低成本发酵豆粕技术。适应于普通饲料的品种。(香红星:富力信(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