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 7月1日开始,国内生产的所有有机产品将统一使用新的标识。跟旧版标识不同的是,新标识包含一个“有机码”,消费者可借此一辨真伪。根据“有机码”,监管部门还能追溯查来 这个产品从菜地来 最终零售商的整个环节。此外对于有机产品的认证、标识的监管也将越发严厉,比如销售场所不能进行二次分装、加贴标识等。记者调查发觉,扬城不少市民对有机产品的概念不甚费解,甚至分不清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基本概念。
【探访市场】
扬城有机产品价高、标识欠规范
记者昨天走访城区一些超市发觉,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显然高出同类普通农产品一截。在东区一超市,记者看来 普通绿豆500克装的售价8元,有机绿豆仅400克就要卖15元,某款有机西红柿1公斤装的售价为50元,价格约是普通西红柿的数倍,而有机猪肉、有机牛奶,甚至还有有机酱油,价格更是一个比一个高。
记者还发觉,扬城目前市场上的各种有机食品,外包装标识不太统一,有的有国家统一的有机认证标识和认证编号,却没有认证机构标识,有的有认证机构的标识却没有国家统一的有机认证标识和认证编号。
【新规内容】
7月1日使用新标识,上网可查真伪
扬州市农委农产品检测中心主任成强表示,修订后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其实从3月1日开始就执行了。不过7月1日之前,答应旧版的认证标识连续 使用,7月1日之后,就必须使用新标识了。
跟旧版标识不同的是,新标识上包含一个有机码,消费者可以登录网站“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系统”(),点击“有机码查询”栏输入产品有机码就能一辨真伪。据此,监管部门还能查来 该产品从菜地来 最终零售商的整个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场所对有机产品不能进行二次分装、加贴标识等。一些容易产生问题的产品比如蜂产品,这次也被排除在有机产品之外。
【记者调查】
不少市民分不清有机、绿色、无公害
昨日,记者在随机调查时发觉,虽然有机产品离扬城市民的距离越来越近,但仍有超八成市民分不清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基本概念。那么来 底怎么区别?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上述三种产品有着不同的含义。
市农委农产品检测中心主任成强介绍,大概来说无公害食品是对食品最基本最普遍的请求,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答应范畴内。绿色食品的请求更严厉一些,比如农药、化肥的使用要减量等。有机产品请求最为严厉,不能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不能使用转基因技术等,所以市面上的有机产品也是最贵的。
不过有机蔬菜的治理 纷乱 也曾经引发社会质疑,产生的问题一度让消费者忧心忡忡。随着新规的实施,以后对有机产品的治理 将更为严厉了。
【后续影响】
扬城部分生产商或面临挑衅
“未来的农产品如果没有有机标识,在市场竞争中必定处于弱势。”市区一蔬菜种销大户在接受记者摘 访时表示,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定是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模式,就是说以后农业合作社和蔬菜基地生产的产品,将直接进入超市和学校等场所。
“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请求的提高,有机产品的需求量也将变大。因此有机产品的新规定将符合和推动这个方向向前发展。”从扬城部分蔬菜种销大户的预想来看,将来如果农产品没有有机标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将面临逆境。不过市区部分小型菜场的经销商则认为,是否有有机产品标识,生猪价格,只对大企业有影响,而对中小农产品商的影响相对较小。
【专家提醒】
不再认可枸杞、蜂产品为“有机”
市农委农产品检测中心主任成强介绍,新规突出一个“严”字,对产品的生产、认证请求都越发严厉。比如产品中不能检出任何禁用物质;销售产品需使用销售证并建立“一品一码”追溯体系;认证现场检查需覆盖所有生产活动范畴;规定对产品所有生产季(茬)均需现场检查;对所有认证产品都要进行产品检测。对因各种问题而被撤销认证证书的企业,任何认证机构在1至5年内不得再次受理其有机产品认证申请。
这次还明确了新的《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只有列入目录中的产品,才能申请有机产品认证,蜂产品、枸杞等均不在此次的新版目录范畴内。换句话说,认证机构将不再接受这些产品的有机产品认证申请,原先 的认证证书来 期后自动失效。取消这几类产品的有机认证,主要是因为很难保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有机属性”。
责任编辑:邵丽萍
相关阅读:
·有机产品将有“电子身份证” 2012.05.16